香港投资推广署认为,“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将会继续吸引更多的人才及资金来港
文|《财经》特约撰稿人 成孟琦
编辑 | 杨秀红
“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又被称为“香港投资移民计划”)于2025年3月进行资产及投资规定优化后,申请增幅明显。2025年5月25日,香港特区政府官网对外披露,该计划在政策调整后两个月实现申请量上升440%。
截至2025年4月底,“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自2024年3月推出以来,累计受理1257宗申请。其中,已有911名申请人获“原则上批准”,512名完成投资的申请人获发“正式批准”,预计将为香港资本市场注入逾370亿港元增量资金。
香港投资推广署署长刘凯旋表示,香港拥有强大的韧性和扎实的根基,体现在自由流动的资本、稳健的监管框架和深厚的专业人才库,为环球投资者提供无可比拟及稳定的营商与投资环境。深信该计划将会继续吸引更多的人才及资金来港,香港当局亦会继续与相关行业和相关持份者紧密合作,加强向全球高净值人士推广计划。
此外,根据《财经》与香港数位券商、银行和家族办公室从业人员的交流,“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客户因为单一投资额度高、可撬动的投资业务量大,均为以上行业的重要客户,不少资管公司也专门设立部门建立与家办及银行券商私人财富管理部门的联系,向其推销自家公司投资组合。
2025年3月申请优化后,“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客户可以在香港成立单一家族办公室管理资产,更是引发了不少家办从业者扩展客户和生意的积极性,有家办不惜重金在香港中环尖沙咀等地刊登户外广告,更有家办将广告打在公交车及叮叮车车身上,希望吸引投资者注意。
优化措施助申请人数攀升
2024年3月1日,香港“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正式开始接受申请。根据规定,申请人需要在香港至少投资3000万港元,并通过金融资产、房地产及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投资组合三类进行投资分配。
其中,金融资产包括:股票、债券、后偿债券、存款证(投资上限为300万港元)、合资格的集体投资计划及有限合伙基金等;房地产物业包括:住宅及非住宅物业,总投资额上限为1000万港元。
此外,为支持香港创新科技等关键产业发展,特别设立投资者入境计划投资组合,每位申请者的最低投资额为300万港元,该组合由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运作,资金将投向与香港相关的企业或项目。
根据香港投资推广署数据,截至2025年2月底,“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共接获918宗申请,其中410宗的申请者来自位于非洲西部的几内亚比绍,占比44.6%;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的申请达250宗,占比27.2%。
2025年3月,在“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推出周年之际,香港特区政府出台优化措施。政策升级重点围绕资产审查时限、持有方式及家族办公室架构三大维度进行优化,包括:净资产审查周期由24个月大幅缩短至6个月;净资产计算规定中,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共同拥有的净资产或净资本中,申请人所拥有的份额将被纳入考量;允许纳入申请人全资控股的合资格私人公司投资,明确家族办公室资产可计入合格投资总额。
据香港特区政府官网披露,“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自2024年3月推出后,申请数字按月稳步上升,截至2025年4月累计接获申请共1257宗。在2025年3月推行优化措施后,申请数字更录得明显增幅,较2月上升逾 440%,反映出申请人及市场对新计划的信心日益增强。
与家办业务产生共振
本次政策升级的重点为,在香港注册的家族办公室资产可计入投资总额,这意味着“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将与香港家族办公室行业发展产生更深层次的共振。
对于上述优化措施,香港民建联财经事务发言人陈仲尼认为,此举将大幅提高投资者在香港设立家族办公室的动机,预计将进一步吸引亚洲乃至欧美地区的资金来港,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也曾表示,优化措施不仅放宽了有关净资产审查及计算的规定,而且申请人通过全资拥有的合资格私人公司的投资亦可计入合资格投资金额内,深信这些措施将激励更多投资者参与新计划,并能与家族办公室的税务宽减制度产生协同效应,推动香港家族办公室业务的发展。
家办行业快速发展之时,针对香港财富管理行业的政策革新也在进行中。
近日,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透露,香港计划进一步优化针对基金、家族办公室的税收优惠政策。改革将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扩大税务豁免范围,把退休基金、捐赠基金等纳入免税体系;二是新增更多享受税务宽减的交易类型,涵盖碳排放衍生品、保险相连证券、私募债权投资甚至虚拟资产等新兴领域。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