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五年来最优!主动权益公募一季度持仓揭秘

频道:热点快讯 日期: 浏览:3

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盈利五年来最优!主动权益公募一季度持仓揭秘

公募基金一季报收官。其中,主动权益类基金以优异的成绩大放异彩,收益为近五年同期最优。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配置增减持上,今年第一季度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包含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与外资达成共识。根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数据,第一季度两者共同增持了汽车、有色金属、电子、机械设备、计算机,共同减持了电力设备、通信、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煤炭。

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募与外资在行业配置上共识大于分歧,说明认可增配行业的成长性和投资价值。汽车、有色金属、电子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主动权益基金和外资在今年一季度共同加仓的对象,是受益于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宏观经济复苏预期,以及行业基本面改善。

主动权益新发基金回暖

公募基金已经完成2025年一季报的完整披露,单季度“黑马”当属主动权益类基金。

从规模上来看,主动权益类基金开始止跌回升。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三类主动偏股基金管理规模增长至34455.19亿元,较去年四季度有所提升。拉长时间线,主动权益类基金自2022年二季度后规模一直持续下跌,而这是自2024年三季度后第二次出现回升反弹。

在排排网财富理财师曾衡伟看来,一季度主动偏股基金规模回升,超额收益回归是关键。他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市场结构性机会为基金规模增长提供助力,科技成长、消费、资源等领域机会涌现,基金灵活调仓实现良好业绩,吸引资金流入。同时,主动偏股基金对港股配置比例创新高,港股市场表现也为规模增长添砖加瓦。另外,投资者对权益类资产偏好上升,主动偏股基金作为重要投资工具,受到青睐。

分种类梳理,偏股混合型基金在产品数量和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根据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数据,截至今年一季度,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产品数量分别为2577只(按主份额统计,下同)、1363只、577只,产品规模分别为20919.56亿元、8314.08亿元、5221.56亿元,占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总规模的60.72%、24.13%、15.15%。

与此同时,主动权益类新发基金也出现改善迹象。2025年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新发产品数量为53只,产品规模达到164.99亿元,新发规模和数量均较上一季度稍有上升。如果以每月单只主动权益基金最大发行规模衡量基金新发市场冷暖,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指出,今年3月份以来,单只基金最大发行规模出现明显回暖,且多只非红利主动权益基金新发规模在10亿元以上。

举例分析,成立于3月6日的广发同远回报A发行规模达到18.9亿元;成立于3月11日的大成兴远启航A发行规模为13.2亿元;成立于3月18日的富国景气优选A发行规模也在10亿元以上,为12.7亿元。

曾衡伟认为,新发主动权益类基金回暖得益于多方面因素。“市场环境方面,A股整体走强,市场情绪修复,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成长风格表现亮眼,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为新发基金营造了良好氛围。”他对本报记者进一步指出,一季度科技成长主导的结构性行情下,主动管理超额收益回归,存量基金赎回放缓,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止跌回升,反映出投资者对专业基金经理管理能力认可度提高。投资者信心得以恢复,市场赚钱效应改善,认购意愿增强,推动新发基金市场升温。从长期视角看,权益类资产在资产配置中地位愈发重要,投资者对其长期配置价值有了更深刻认知,也促使新发基金市场回暖。

的确,今年第一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以优异的业绩在公募基金中大放异彩。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统计了近三年主动权益类基金指数的季度收益率,发现在大部分季度区间中,积极投资股票基金指数、偏股混合基金指数、灵活配置混合基金指数未能跑赢沪深300指数。但在近一季度中,上述三大基金指数均跑赢沪深300指数。

加仓汽车、有色金属及电子

主动权益类基金取得出色业绩的秘诀是什么?

从仓位角度看,一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股票仓位小幅上升,整体保持高仓位运行。数据显示,主动权益类基金仓位在第一季度小幅提升0.37pct至85.47%。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上升0.42pct至89.36%,偏股混合型基金上升0.26pct至88.17%,灵活配置型基金上升0.27pct至76.70%。

行业配置层面,主动权益类基金重点加仓了汽车、有色金属及电子。数据显示,从一级行业仓位变动来看,今年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加仓较多的行业是汽车、有色金属、电子、机械设备、医药生物,减仓较多的行业是电力设备、通信、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煤炭。剔除主题/行业基金后,公募仍然大幅加仓汽车、有色金属、电子、机械设备和食品饮料,且加仓有色金属、电子比例更为显著,对通信、国防军工仓位的减持更加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从行业配置增减持上看,一季度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与外资达成共识。一季度两者共同增持了汽车、有色金属、电子、机械设备、计算机,共同减持了电力设备、通信、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煤炭。

汽车、有色金属、电子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主动权益基金和外资在今年一季度共同加仓的对象,主要受益于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宏观经济复苏预期。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以新能源车为代表的汽车行业受到国内消费刺激政策支撑,销售持续回暖。有色金属行业则受益于全球供应紧张带来的价格上行支撑,同时也受到了新能源产业链增长的拉动。全球半导体产业处于复苏周期,而且AI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带动了行业改善预期。

行业基本面改善也是另一重要原因。曾衡伟强调,新能源汽车发展、智能驾驶推进、消费市场复苏、有色金属行业受全球经济复苏、资源品供给偏紧影响,价格上涨,利润提升。电子行业因人工智能、半导体发展,需求旺盛。政策支持与产业趋势也起到推动作用,汽车行业有政策保障和产业升级机遇。有色金属行业因新兴领域需求和资源战略受重视。电子行业受国家产业支持与新兴技术应用驱动。

公募与外资在行业配置上共识大于分歧,说明对增配行业成长性和投资价值的认可。估值与性价比方面,上述三个行业各有优势。曾衡伟认为,汽车行业估值合理,业绩增长预期明确;有色金属行业盈利能力强;电子行业高增长特性具有吸引力。

从一级行业绝对仓位来看,电子连续四个季度维持第一大重仓。数据显示,主动偏股型基金仓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食品饮料、汽车,配置比例分别为18.80%、10.99%、10.58%、8.83%、7.81%。

展望后市,电子行业投资价值几何?哪些板块值得关注?

袁华明称,全球半导体产业出现了触底回升迹象,另外AI、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对电子产品的需求持续上升,提升了电子行业产业景气度。国内政策和资本对电子行业的支持力度一直比较大,国内电子行业产业链具备比较强的竞争力。细分板块看,半导体设计和制造具有国产替代要求,细分产业发展空间较大;全球AI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带来如电源管理,散热系统等相关硬件的需求;消费电子存在超预期促消费政策带来的投资机会。

银河基金基金经理高鹏更为看好机器人板块。“当前机器人产业正在逐渐转向真正的业绩落地期,这一行业在未来的发展空间仍然广阔。”高鹏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具体来说,机器人产业链未来的发展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第一类是确定性较高的公司;第二类则是为国际巨头提供代工的中小企业,由于这些企业体量较小,起初并未被市场广泛关注,一旦获得大公司订单,将带来明显的边际改善机会;第三类则是与国内自主品牌机器人企业深度绑定的公司,随着国内的集成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与这类公司有强绑定的企业同样存在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