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北京商报
4月1日,皇氏集团(维权)股价“一”字跌停。前一日晚间,皇氏集团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皇氏集团的麻烦不止如此,此前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亏损约6.2亿—6.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上年盈利6734.52万元。从扣非净利润来看,皇氏集团已经连亏五年,意味着其频频跨界失利后,主业面临巨大困境。跨界失利、业绩下滑叠加下,皇氏集团股价已从2015年最高峰时的30.12元/股跌至2025年4月1日的3.46元/股,下跌近九成。
巨额判赔
3月31日,皇氏集团披露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后,对近期经营情况自查:2019年11月11日,皇氏集团原子公司皇氏数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皇氏数智”)与泰安市东岳财富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岳财富”)签订《泰安市东岳数智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协议》(以下简称《合伙协议》)、《泰安市东岳数智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协议之补充协议》(以下简称《补充协议》),2019年11月12日,公司对《合伙协议》进行披露,但未披露《补充协议》,直至公司于2023年11月收到关于皇氏数智与东岳财富签订《合伙协议》及《补充协议》引发的合同纠纷案件诉讼材料,才对该《补充协议》主要内容进行披露。
根据此前公告,《补充协议》主要涵盖两方面内容。一是投资收益差额补足义务。根据协议约定,需确保东岳财富在持有基金份额期间,每年能够从基金取得相当于投资本金6.5%的投资收益。若东岳财富每年从基金所获得的实际投资收益金额低于上述约定收益金额,皇氏数智将承担差额补足义务。二是基金份额回购触发条件。当泰安市东岳数智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未达到在2025年度实现净利润不低于4亿元整时,东岳财富有权要求皇氏数智收购其持有基金的全部份额,涉及金额为东岳财富当初的投资本金3.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皇氏集团于2023年3月将皇氏数智100%股权以4732.81万元的价格对外转让,但2024年11月泰安中院一审判决显示,判令皇氏数智支付投资本金3.1亿元并支付差额补足款,皇氏集团需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皇氏集团当前面临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困境,且因跨界收购子公司纠纷背负巨额债务。在此情形下,皇氏最需要做的是积极应对监管调查,诚恳接受处理,并尽快解决子公司纠纷,明确债务清偿方案”。
业绩预警
巨额判赔计提影响下,皇氏集团2024年度业绩预警。
根据皇氏集团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2亿—6.8亿元,上年同期盈利6734.52万元。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因诉讼引发的计提预计负债,信用减值损失、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公司2023年因转让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云南皇氏来思尔智能化乳业有限公司股权,确认非经常性损益2.1亿元,2024年度不存在上述事项,因此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皇氏集团成立于2001年,凭借特色乳品水牛奶起家,旗下品牌包括“皇氏水牛”“一只水牛”等。2010年,皇氏集团在深交所上市。作为乳业头部企业,近些年皇氏集团不安于乳业主业,频频跨界并购,涉足影视、幼教、互联网、信息服务及光伏等产业。皇氏集团多元化布局下,不但未能形成协同效应,反而因资源分散与资金消耗,导致主业与新兴业务顾此失彼。
2024年度业绩预告显示,皇氏集团预计扣非净利润亏损4.94亿—5.54亿元。此前皇氏集团已经连续四年扣非净利润为负数。2020—2023年,皇氏集团扣非净利润分别约为-1.91亿元、-5.2亿元、-1.06亿元和-1.52亿元。
此次公告中的皇氏数智是皇氏集团在信息服务领域的布局。2020—2022年,皇氏数智持续亏损,净亏损累计达4256.37万元。若二审维持原判,皇氏集团还需承担超过3.9亿元的债务连带清偿责任。更为严重的是,皇氏集团还会形成对东岳财富投资本金3.1亿元的长期资金占用,根据2024年退市新规显示,可能会触发股票停牌甚至是退市风险。
近十年来,皇氏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常年维持在60%—70%的高位。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65.64%,远高于行业均值40.83%。
负债高企的同时,影响了皇氏集团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年报显示,皇氏集团的研发费用从2020年的7388万元降至2023年的4889万元,下降了33.83%。反之,皇氏集团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呈现逐年上升态势。销售费用从2020年的1.9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1亿元,同比增长57.36%;管理费用由2020年的1.4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21亿元,同比增长48.32%。
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认为,“皇氏集团当前应聚焦乳业主业,剥离非核心业务,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加强财务管理,控制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为恢复市场信心,需透明沟通整改进展。此外,还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创新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
对于未能及时披露《补充协议》的原因、未来如何提升持续性盈利能力、如何避免主业分散风险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通过邮件向皇氏集团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孔文燮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