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热稳定币的骗局愈演愈烈,苏州、北京等五地监管部门提示风险

频道:热点快讯 日期: 浏览: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蹭热稳定币的骗局愈演愈烈,多地监管提示风险

  “虚拟资产理财”“法币换U/场外OTC”“AI链基金”……随着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在即,“稳定币”概念正成为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的新幌子。

  第一财经调查发现,当前市场上主要呈现三类典型骗局模式:一是以“高收益理财”为诱饵实则进行非法集资的“庞氏骗局”;二是包装毫无价值的数字资产进行高价兜售的骗局;三是诱导投资者跨境开户投资,实际骗取投资资金的诈骗陷阱。

  以近期热传的“JD稳定币”骗局为例,不法分子不仅虚构京东背书,更设计出“注册送稳定币”“年化收益率超70%”的高收益陷阱,通过多级传销机制疯狂敛财。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京东已多次公开辟谣,此类平台仍通过频繁更换马甲持续行骗。

  对此,苏州、北京等五地金融监管部门已相继发布风险警示,提醒公众警惕此类新型金融诈骗。

  号称年化收益超70%

  “注册即送1万枚与港币1:1挂钩的JD稳定币、赠送1000股JD原始股。”在一个名为“京东社区”的内测福利群中,群主大堂(化名)向群员介绍这样的限时福利。

  在他的描述中,仅进行注册这一动作,就可能获得价值超2万元人民币的奖励。而成功邀请一个人,还可以再获得1000枚JD稳定币、50股原始股,换算成人民币约为7300元。

  这个打着稳定币幌子的社区设计了多种“高收益盈利”策略。当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咨询时,业务员推荐了一款“AI链基金”产品:购买1888元套餐可获赠2.5万枚JD稳定币和3000股JD股,另享每日48元收益。不计算稳定币和原始股的价值,仅按日收益计算,该套餐固定年化收益率已达30.5%;若选择8888元套餐,年化收益率更高达38.88%。

  另一款“JD稳定币”产品,则是封闭期产品,客户可选择90日或180日的封闭期,到期可取出本金及收益。以30万枚稳定币产品(约合235万港元)为例,每日可获得5000枚,180天到期后可获得90万枚JD币(宣称与港元等值)的收益。以此计算,该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已超过70%。

  或为迷惑投资者,该产品设置了复杂的“变现”机制。据业务员介绍,收益可选择上链后提现,或兑换成“京东链E卡”。但需缴纳800元开通“Plus大会员”,以获得内部交易JD稳定币的资格,并可在3~5个工作日内领取京东链E卡。

  “京东社区”不仅提供高收益,还采用裂变推广模式加速扩张。第一财经调查发现,该社区设置了多层级推广奖励。

  根据社区网站公告,直推激活1人、3人、10人、30人,分别奖励18元、88元、288元、888元。而下级的业绩也会触发奖励机制,业绩达到2万元、5万元、10万元、30万元、100万元,分别可以奖励88元、388元、888元、3888元和12888元。

  “有京东数字技术支撑,资金流向清楚,用户资产由持牌机构托管,比私人虚拟币安稳100倍。”在近期的宣讲会上,工作人员如是介绍。

  在网站首页,该社区自称公司名称为京东币链(香港),是京东科技战略聚焦数字货币与区块链业务的香港子公司。除了公司名之外,无论是发行代币的名称“JD稳定币”“京东稳定币”,还是“京东链E卡”“Plus大会员”,都处处“移花接木”地“碰瓷”京东。

  近期,京东不断辟谣与此类平台的关系。京东币链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发言人指出,作为香港金管局稳定币沙盒的参与方,公司完全遵循监管指导落地的进程。在取得香港稳定币发行人牌照前,所有以京东稳定币、JD-HKD、JD-USD等字样发币、吸引用户购买的,以及假借京东或京东合作方名义发币的,均为骗局。

  但记者注意到,上述此类平台仍通过迅速“改头换面”持续揽客。

  7月18日,京东币链科技再次辟谣并表示,近期关注到有人假冒京东名义,在主流交易平台发布名为JD-HKD的数字货币,欺骗用户参与交易。京东币链科技已沟通主流交易平台下架相关数字货币,并发布公告提示用户。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吴海峰对第一财经表示,这类所谓的稳定币实则是其他虚拟货币甚至“空气币”,更假冒大公司名义欺骗用户交易,最后往往沦为击鼓传花的工具。

  多地监管提示风险

  各类打着“稳定币”旗号的金融骗局呈现爆发之势,引发了监管强烈关注。

  7月以来,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密集发布风险提示,着重强调一些不法机构积极炒作“稳定币”等热点概念,利用社会公众对相关专业知识了解不足的特点,以“金融创新”“数字资产”等为噱头,通过发行或投资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滋生非法集资、赌博、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

  “苏州金融”微信公众号近期发布的《关于警惕以“稳定币”等为名开展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指出,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存在法律风险。

  央行早于2021年发布的《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通知》已明确,在中国内地进行的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开展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兑换业务、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业务、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虚拟货币、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信息中介和定价服务、代币发行融资以及虚拟货币衍生品交易等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擅自公开发行证券、非法经营期货业务、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一律严格禁止,坚决依法取缔。对于开展相关非法金融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浙江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在《关于警惕以稳定币等名义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提示》中称,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未经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不得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

  在7月9日北京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风险提示中,总结了利用稳定币进行非法集资的多个特征。一是资质缺失,无金融业务许可;二是概念包装,利用“稳定币”“DeFi”等复杂概念迷惑投资者;三是虚假承诺,宣称“稳赚不赔”“高额收益”;四是资金池运作,依赖新资金维持,易崩盘跑路,风险外溢:五是可能演变为诈骗、洗钱等犯罪。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亦表示,最近已经出现了借推销数码资产和稳定币进行的诈骗行径,令民众蒙受损失。《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按照条例规定,自生效日起,向香港公众宣传推广任何无牌稳定币,均属违法。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