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文/新浪财经上海站 时行工作室
金融民工望年终奖,如旱苗盼雨却波折不断。
在金融行业的江湖里,年终奖一直是从业者们心心念念的大事,它不仅是对一年辛勤工作的犒赏,更像是一场年度大考后的成绩单,承载着期望与梦想。然而,今年的情况却格外扑朔迷离。
当我们向中信建投证券的营业部员工求证后,得到的答案让人有些失落。对方表示,年终奖方案已出,却并非人人有份,经纪业务线的员工大多只能眼巴巴看着,只有营业部总经理和分公司的副总和经理能从中分得一杯羹,而且职级工资档的升降级也还未落地。
目前网传消息并不统一,各家情况也不一样,而由于公司内部投行,研究所,经纪条线,奖金分化很大,有些是没有奖金。
券商们的年终奖发放之路可谓坎坷。
往年年初便会发放的年终奖,今年却如石沉大海,直到半年过去,多数人还在苦苦等待。
不过,7月16日一丝曙光出现了。
注册地位于金融街的某AMC券商总部终于发放了年终奖,这本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可当员工们看到年终奖的数额时,笑容瞬间僵在了脸上。
2024年的年终奖仅发了0.9个月,不少应届生的年终奖甚至不足1万元,而且这已经是这家券商连续两年年终奖不足一个月。
更让人觉得蹊跷的是,有员工爆料,从2024年8月份到12月份,总部扣除了员工的部分固定绩效,这部分绩效的去向成谜,不少员工怀疑这就是用来支付年终奖的,如此一来,所谓的年终奖不过是自己平时固定绩效的延迟发放罢了。
券商如此,银行也不遑多让。
前几天,还有部分银行员工透露,2024年的年终奖半年过去了依旧没有发放。
像某大行的北京分行、上海分行、浙江分行以及新加坡等一些海外分行,年终奖更是遥遥无期。对于这些银行员工来说,年终奖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遥远的梦想,他们甚至准备将其列入“坏账”,不再抱有希望。
但券商发放年终奖的消息,又让他们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从各大银行发布的财报数据来看,虽然业绩面临增长压力,但大多数银行的利润仍在增长,拿出一部分资金发放年终奖并非难事。
那么,为何年终奖迟迟未发?
这或许与国有金融机构的薪酬改革有着莫大的关系。
拖欠年终奖的金融机构大多是央企金融旗下的企业,很可能是在等待一项待发的改革措施明确后,才对年终奖进行分配。
如今部分券商已经补发年终奖,这或许意味着改革有了初步方案,据此推测,银行的年终奖也可能即将发放。
对于投资者而言,金融机构员工的年终奖情况并非毫无关联。
券商和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员工的薪酬状况往往能反映出机构的经营效益和发展态势。
如果一家券商或银行能够按时、足额地发放年终奖,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机构的经营状况良好,盈利能力较强,也更能让投资者对其产生信任。反之,如果年终奖大幅缩水甚至迟迟不发,投资者或许需要重新审视该机构的经营策略和财务状况。
展望后续,虽然银行年终奖的发放看似有了希望,但年终奖的具体数额依旧是未知数。
从券商员工透露的情况来看,年终奖明显打折,跟前几年高峰期相比,甚至可以说是拦腰折断。
早在2022年,财政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就已经为薪酬调整埋下了伏笔。文件要求有效落实总部职工平均工资增幅原则上应低于本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幅,中高级管理岗位人员平均工资增幅原则上不高于本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幅的政策要求。
此后,国有金融企业的薪酬便发生了显著变化。券商的基金经理以及中高层管理薪酬大幅下降,平均薪酬也从百万以上降至60万以内,银行高管薪酬同样受到影响。随着薪酬改革的深入,未来总行和分行员工的薪酬及年终奖也可能受到波及。
即便未来银行年终奖发放,大概率也会比前几年有所缩水,而且这种缩水可能会成为常态。不过,好在政策要求金融机构薪酬向一线员工倾斜,实际上,这两年一些国有大行已经在悄悄提高一线员工的基本工资,甚至设立最低工资标准,这对于广大一线员工来说,也算是在寒冬中感受到的一丝温暖。
金融行业年终奖的这场“大戏”,究竟如何收场,我们拭目以待。
年终奖的薄厚,丈量着金融业的潮汐线。当政策铡刀落下,一线员工捏着微调的基本工资单,高管收敛了薪酬锋芒,而投资者亦从银行网点的冷清、券商服务的疲态中,窥见自己资产的真实水位。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其他公众平台,我们尽可能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但并不保证其绝对无误或最新。对于因使用或信赖本文信息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本文概不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