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Y趣理说
近年来,在公募基金行业整体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中,老牌基金公司中博时基金的表现却呈现出与规模地位不相匹配的尴尬局面。
尽管其管理资产突破万亿大关,位列行业第七,但从投资管理能力、基金评级、产品业绩以及人员稳定性等多个维度来看,博时基金暴露出明显的内部结构性问题,行业口碑与投资者信任度均面临严峻挑战。
01
规模之上,评级之下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博时基金公募管理总规模达10310.45亿元,依然站稳“万亿俱乐部”巨头行列。然而,在行业主流评价体系中,其综合评分却并不理想。
根据天相投顾的数据,博时基金三年期综合评级为“AAAA”,在170家公募基金公司中仅位列第61名,投资管理能力评分仅为55.43分,排名第106位。这意味着,在所有万亿级基金公司中,博时基金的评级最低,投资能力短板尤为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天相投顾对博时主动股混三年期的评级也仅为“AAA”,在当下强调主动管理价值的市场环境中,这一评级水平难言优秀。博时基金如此低的投资管理能力,与其万亿规模的量级严重不符。而相近管理规模的富国、天弘则获得“AAAA“和“AAAAA“评级,博时基金的评级甚至不如很多中小型基金公司。
02
投资业绩持续跑输同类
近五年,博时基金的管理规模虽然快速扩张到万亿,但并未转化为可持续的投资回报,尤其是旗下的混合型基金逆市亏损。
截止目前的数据显示,近5年博时基金偏股混合类产品平均回报为-1.35%,远低于同类基金的11.01%均值,同比相差接近10%的平均回报率。尤其是在2020至2024年这一轮结构性牛市背景下,博时基金整体业绩仍录得负回报,暴露出其投资策略与市场环境脱节的深层次问题。
具体产品表现方面,博时消费创新A自成立以来亏损高达50.32%,博时中证新能源ETF累计跌幅亦超过50%。2024年末,其股票型基金管理规模跌至行业第17位,混合型基金位列第16位,跟同等规模公司相比排名靠后。
绩差的背后是居高不下的产品清盘
Wind统计显示,自2021年以来,博时已累计清盘基金43只,规模缩减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趋势显著。
仅2024年全年,博时基金旗下就有17只基金因规模过小或持续亏损被清盘,清盘数量居首。
在刚结束的上半年,博时基金旗下仍有7只产品清盘,清盘基金数量继续在行业内排名第一,稳居公募行业“清盘王”冠军。
03
养老目标基金集中清盘引发质疑
更值得警惕的是,清盘潮已蔓延至公司此前重点布局的长期产品线。博时旗下多只养老目标日期型基金,如2035、2040、2045、2050产品均已宣布清盘。作为代表长期主义和资产配置理念的重要产品类别,养老目标基金的清盘不仅反映出基金存续能力不足,也对公司品牌和投资者信心构成实质性打击。
与此同时,多只曾为明星产品的基金也出现显著缩水。以博时汇兴为例,成立时规模超过147亿元,至2025年一季度仅为53.66亿元,下滑超63%。这类产品的失守进一步加深了市场对博时基金“重规模、轻管理”的质疑。
04
老将频繁更替,人才断层
人员层面的不稳定同样是制约博时基金发展的关键因素。2025年春节前后,公司密集发布人事调整公告,多名核心基金经理卸任或离职,其中包括曾在内部有较高影响力的卓若伟、陈伟、李重阳等。加之前期明星基金经理沙炜、曾鹏等人的相继离场,使得博时的权益投资团队出现明显断层。
博时基金曾因人才储备丰富而被誉为“行业黄埔军校”,创始人肖风所打造的“五虎将”在业内一度颇具影响力。然而,这些早期核心人物早已分赴他处,留给博时的是难以复制的经验空白和管理断档。
近一年,博时基金新聘基金经理人数高达17位,基金经理平均年限也被拉低接近行业平均的4.84。目前,博时基金在职基金经理多为年轻从业者,经验积累有限,管理产品数量过多,难以形成稳定的风格体系和可复制的长期业绩。同时,团队内部协作机制薄弱,导致投研体系碎片化,产品表现波动大,投资逻辑难以对外清晰传达。
05
“结构性偏科”问题待解
从产品结构看,博时基金近年来在固收与被动业务方面依然具备一定优势,尤其在货币市场基金和部分债券基金中拥有稳定的客户基础和机构资源。但在权益投资方面,其过于依赖个别明星产品与基金经理,缺乏系统性的风控与资产配置体系,难以应对市场波动。
更为严重的是,清盘数据和业绩回撤集中反映在偏股类产品中,这与当前市场逐步回归基本面驱动、主动管理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大趋势显然背道而驰。
博时基金管理规模虽已突破万亿,但评级持续走低、业绩持续落后、人员频繁更替、权益产品清盘频发等现象,正在动摇其作为头部公募的根基。面对行业监管导向由“规模导向”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博时基金若无法在投研机制、人才储备、产品结构和风控能力等方面尽快实现自我革新,恐难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维持应有的市场地位。
高质量发展不是口号,而是全方位能力的体现。在新时代的竞争中,仅凭“万亿光环”远远不够,唯有回归本源、夯实内功,方能真正赢得市场与投资者的认可。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