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Meta Q1业绩会实录:对将要推出的独立Meta AI应用感到兴奋与期待

频道:热点快讯 日期: 浏览:4

专题:聚焦美股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

  Meta发布2025财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总营收为423.14亿美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为166.44亿美元,同比增长35%;每股摊薄收益为6.43美元,同比增长37%。

  Meta第一季度营收和每股摊薄收益均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对第二季度营收作出的展望也超出预期,从而推动其盘后股价上涨逾5%。

  详见:Meta第一季度营收423.14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35%

  财报发布后,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首席财务官苏珊·李(Susan Li)等高管召开了分析师电话会议,回答了相关业务的问题。

  以下是电话会议实录: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Brian Nowak:我的第一个问题有关Meta的大型语言模型Llama。据我观察,目前全球的大语言模型(LLM)领域不断发展,竞争相当激烈。马克,能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随着新一代Llama以及Llama 4 Behemoth的推出,在LLM方面您最关注、最感兴趣的关键发展领域有哪些?

  我的第二个问题有关Meta AI。目前Meta AI在全球的用户数已经接近10亿。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能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Meta AI在美国地区的使用情况?从早期数据来看,您观察到哪些常见的用户行为?

  马克·扎克伯格:我可以回答有关LLM的问题。关于你第二个有关Meta AI的问题,我不确定我们是否有足够多的数据能与大家分享,这个问题交给苏珊来回答吧。

  LLM方面,我们在多个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我们之所以要打造Meta自己的大语言模型,原因之一是我们认为LLM对Meta的业务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在如此关键的技术上去依赖其他公司;原因之二是我们希望能够根据自身的基础架构以及用例,对LLM进行深度的开发与优化。

  因此,以Meta Llama 4模型为例,每次调用会激活16个专家模型中的170亿个参数,专为我们现有的基础架构设计,能够为用户提供低延迟(low latency)的语音体验。想象一下,如果用户想和人工智能进行语音对话,低延迟是不是非常必要?如此一来,用户在对话的时候,你停止讲话与AI开始语音回复之间的间隔就不会很久。无论是模型设计,还是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抑或是模型背后的技术支持,我们都希望能与Meta自身的基础架构、用例相适配。

  除了关注低延迟外,我们同样关注的另一个方面是上下文窗口的长度(context window length)。我们的一部分模型在上下文窗口长度方面处于行业领先的地位。在我们看来,上下文窗口长度非常重要,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认为其能帮助我们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体验。当然,想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体验方法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将部分上下文包含在上下文窗口中。随着上下文窗口长度的增加,我们可以将更多用户提供的背景信息整合至应用程序,实现更加个性化的用户体验。

  我相信以上这些分享能够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我们希望构建的产品,以及为此我们所做出的一系列技术架构决策与研究。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其实我还有更多内容与大家分享。

  在我看来,能够推出像Llama 4 Behemoth这样的大模型非常重要——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大批量使用它,而是要从中提炼关键技术。目前我们发布的Llama 4大语言模型、Meta内部使用的模型以及未来将要打造的一系列模型,它们背后的技术大多都是从Llama 4 Behemoth模型中提炼出来的。我们希望未来的新模型能够在保留原有95%的智能基础上,变得更低延迟、更高效率。

  总而言之,以上这些方面对我们来说都非常重要,新技术的提炼也无法从封闭模型中得到。我希望我的回答能让大家大致了解我们对LLM领域的研发思路。我也相信,现阶段我们所构建的模型与基础设施将持续为我之前所提到的各种机会提供支持。

  苏珊·李: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有关Meta AI。

  从用户检索的角度来看,目前Meta AI的主要用例主要集中在信息收集,用户会通过Meta AI来搜索、理解、分析信息;其次是社交互动,包括闲聊、深度讨论甚至辩论。此外,我们还观察到用户会使用Meta AI来辅助写作、生成视觉内容或是寻求帮助。

  从使用端口来看,目前WhatsApp仍然是Meta AI使用率最高的应用程序。其次是Facebook,我们看到用户非常欢迎动态消息(Feed)中的Deep Dives功能,用户互动表现非常不错,通过Deep Dives功能,用户可以就平台推荐给他们的内容向Meta AI提问。

  总而言之,我们对将要推出的独立Meta AI应用感到非常兴奋与期待。

  高盛分析师Eric Sheridan:我想跟进一下刚刚Brian的问题,可能视角有所不同。您前面提到的目前Meta AI用例让我们感到非常兴奋。在您看来,随着Meta AI独立应用的推出,您认为这些用户用例未来会如何演变?能否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下Meta AI作为独立应用程序推出的决策过程?对比您目前在Meta旗下产品中观察到的AI使用情况,随着Meta AI独立应用程序的推出,管理层认为未来AI的使用频率和规模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另外,随着Meta AI作为独立应用程序的推出,您认为它在当前市场竞争环境的定位如何?对比其他独立AI程序,您认为Meta AI的竞争力如何?目前市场竞争格局是怎样的?

  马克·扎克伯格:我们将专注从多角度、多方式将Meta AI集成到Meta旗下的一系列应用程序中,同时也会专注开发Meta AI作为独立App的应用体验。

  很多用户都希望能够更便捷、更快速地访问Meta AI,或者希望能体验到比WhatsApp内置AI更多的功能。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开发一款独立的Meta AI应用程序非常有价值。此外,在我看来,对美国市场来说,推出一款独立的Meta AI应用程序尤为重要。正如前面苏珊所说,目前WhatsApp是我们旗下AI功能使用量最大的平台,这点很好理解,将AI集成到通讯应用中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虽然目前在美国有超过1亿人使用WhatsApp,但目前WhatsApp还不是美国最主要的通讯应用程序。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应该是iMessage。我们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AI功能的深度集成,WhatsApp能逐渐成为美国最主要的通讯App。当然,在美国之外的国家及地区,WhatsApp的覆盖面非常高。

  我相信,随着Meta AI作为独立应用程序的推出,它将为我们在美国市场取得领先地位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也将在不同领域全面推进用户的AI体验。

  美银美林分析师Justin Post:我的第一个问题有关第二季度的业绩指引。近期有报道称电商领域可能存在供应问题。管理层在二季度指引中是否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您对今年下半年又有哪些预期与指引?

  我的第二个问题有关公司的资本支出。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目前公司的资本支出额已经接近一些拥有庞大客户群的超大规模企业。能否请管理层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借助现有的资本支出额,您希望构建怎样的公司生态系统?在前面的简报中您其实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或许在没有直接企业支出带动收入的情况下,投资回报率(ROI)的表现也会不错。对此您有何看法?

  苏珊·李:首先,关于第二季度的业绩指引。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展望第二季度我们其实面临着非常多的不确定性,宏观环境的变化会对我们的各项业务造成影响。因此,在第二季度的收入指引中,我们也将这种不确定性纳入考量,大家可以从指引中看到我们给出了30亿美元指引区间,希望能将囊括更广泛的可能性。

  具体来看,我们已经观察到目前亚洲电商出口商在美国地区的广告支出有所减少。这部分广告支出目前已经转移到其他市场,但目前来看,广告商的整体支出低于4月之前的水平。我们对第二季度的展望是基于截至4月我们所观察到的情况,总体来说,目前我们观察到的大部分趋势还是健康的。因此,很难说本季度的情况会如何发展,想要预测今年下半年的情况更不容易。

  你的第二个问题提到,我们为什么要加大资本支出?我们坚信,我们需要构筑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几年为我们带来AI技术、服务方面的显著优势。此外,我们还会在广告、推荐功能上投入更多算力资源,以此提升我们的核心业务。因此,即便在2025年我们投入了更多算力,我们依然很难满足公司团队及业务对算力资源的需求。

  综上,我们将持续在公司的基础设施领域进行有意义的投资,我们也希望能持续构建自身能力,让我们能够在未来几年最大限度地灵活调用、部署,以便应对未来市场与技术的发展需求。

  摩根大通分析师Doug Anmuth:我想跟进一下资本支出和基础设施支出的问题。我看到管理层给出的新一季度资本支出预期还是比较高的。能否请管理层与我们分享一下,其中有多少是来自额外数据中心的投资?有多少与增加的硬件成本相关?在管理层看来,硬件成本的上涨背后有哪些原因?

  另外,最近有报道称,管理层一直在寻求合作伙伴,希望共同分担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部分成本。能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这背后您的考量?在管理层看来,对比单独建设和共同合作,您认为它们各有什么利弊?

  苏珊·李:在我们给出的新一季度资本支出预期中,我们提到了今年数据中心的支出会有所增加。因此,我们做出了一定调整,更灵活地调整策略,以期在2025年、2026年更快速地提升数据中心容量。

  至于你提到的硬件成本增加,目前我们还没有分析具体原因。我们预计今年基础设施硬件成本的增加主要来自全球各地的供应商,受到目前的贸易环境影响,这方面还存在非常多的不确定性。这点也反映在了我们给出的报价范围里。此外,我们还在积极优化供应链,希望以此缓解影响。我们对新一季度的预期是基于现阶段我们对大环境及不确定性的深入理解后所能给出的最优解。

  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我们很高兴能有合作伙伴与我们一起投资,帮助我们共同将Llama推向市场。目前我们的合作伙伴包括AWS、Azure等等。我们也一直在寻找机会,希望能深化、扩大这些合作伙伴关系。此外,为了训练Llama模型,我们也一直在投资相关的基础设施,短期内这点不会改变。

  伯恩斯坦研究所分析师Mark Shmulik:马克,在昨晚的LlamaCon 2025上,您在与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的对话中提到,目前有一部分公司内部的代码编写任务是由人工智能完成的。我记得在之前您曾提到说2025年人工智能会逐渐取代一部分中级工程师的工作(“AI will replace mid-level engineers by 2025.”)。我们看到现如今全球AI发展速度如此之快,能否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下,在您看来,您认为还有哪些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强劲?在距离“AI替代一部分人类工作”上,您认为我们的速度是加快了,还是减慢了?或者说一切都如您预期吗?

  我的第二个问题想问苏珊。我看到了您给出的新季度公司支出指引。我的问题是,您如何看待预期支出的整体节奏?我们知道公司的支出节奏与核心业务表现、现实大环境密不可分。

  马克·扎克伯格:关于AI替代人类编写代码的问题。

  我对这项进程的预测时间节点并没有发生变化。基本上,我认为一切还是在按照我的预测推进。大概在今年某个时间点,AI的能力便足以代替中级工程师的工作;到明年年中至年底,我相信人工智能领域研发中涉及的编码工作将有很大一部分由AI完成。

  在我们公司内部,我们也非常注重构建AI智能体及系统,以便我们运行不同的实验,增强我们其他人工智能产品的AI推荐功能,比如我前面提到的Feed中的AI推荐功能。我相信这些努力能够加速我们在多个领域的进展。

  苏珊·李:关于您的第二个问题。我们在本季度给出的指引中下调了2025年全年的支出预期(之前给出的2025全年支出预期在1140亿至1190亿美元,在最新的指引中Meta公司2025年全年支出预期在1130亿至1180亿美元之间)。

  今年已经过去了四个月,我们选择下调全年支出预期也反映出我们对公司的全年支出做了更精细的预测,包括对全年员工薪酬以及其他非员工相关运营支出的最新预期。此次调整也从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之前基础设施成本上升、Reality Labs销售成本上升所带来的资本支出预期增加。当然,考虑到运营环境的动态性,我们在指引中给出了50亿美元的浮动区间。

  我想和大家明确的是,公司目前的投资态势能够反映出我们今年的各项投资重点以及目前我们所观察到的重大投资机遇。我们会根据宏观环境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评估。但我们始终认为,目前公司所进行的投资项目均是我们的战略重点,对公司发展至关重要。实际上,过去两年我们的工作目标之一便是增强公司的财务基础,以便我们能在逆风的金融环境中持续拥有投资关键领域的能力。

  巴克莱分析师Ross Sandler:马克,在昨天的讲话中您提到,目前公司团队有很多想要推进的项目都受到人工智能算力的制约。前面苏珊也同样提到了这点,甚至公司内部广告团队想要进行的测试也受到限制,不得不推迟。我的问题是,展望今年以及明年,您认为大概什么时候这些限制会有所缓解?更广泛地来看,距离2021年苹果发布的IDFA隐私政策已经过去三年多的时间了。就广告排名系统的整体来看,您认为公司目前处在什么阶段?目前的投资回报率表现如何?

  苏珊·李:这两个问题我都可以回答。

  首先,我们目前拥有的AI算力容量是动态的,这种动态性不仅体现在我们增加的算力上,同时也体现在公司不同产品的需求上,包括我们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团队以及我们的核心AI团队。因此,在当前的环境下,供需双方都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大概什么时候我们才会有足够的供应来满足需求,对此我们也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但我们正在努力缓解当前的算力限制,也正因如此,我们会在今年加快上线更多数据中心,加大算力容量。此外,今年我们也非常注重提高工作负载的效率。

  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即成效广告(Performance Ads)的排名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投资,未来也将持续投资,带动广告效果的提升。广告转化率同比增长保持强劲,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广告转化率的增速要快于广告曝光量的增速,这也侧面反映了我们广告转化率的提升。总体来看,广告排名的改善以及模型的优化是广告业务的整体表现提升的重要驱动力。此外,我们在广告投放流程、广告检索排名方面的模型架构上进行了大量创新,以便提升广告推荐的相关度。

  在第一季度的时候,我们曾与大家分享了Meta的GEM(Generalist Embedding Model)广告推荐模型、Lattice广告系统以及Andromeda超级集群平台,在过去几个季度我们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优化与改进。对我们来说,我们始终相信广告业务的成功与否要取决于广告效果,这对我们来说也尤为重要,因为Meta的绝大多数业务都涉及到DR广告(直接效果引导广告)。因此,目前来看,我们对公司之前投资带来的回报感到非常满意,未来也会持续投入,不断提高我们的广告排名、提升广告推荐的相关度与表现。

  富国银行分析师Ken Gawrelski:我的第一个问题想问马克。您计划如何利用AI功能在高成本劳动力市场中扩大WhatsApp Business App的覆盖?目前Meta采取了哪些措施、计划来扩大用户覆盖?对于已经使用WhatsApp Business App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它对这些企业带来了哪些帮助与增量效果?

  我的第二个问题想问苏珊。我看到您对2025年公司全年的资本支出做出了修订,这对未来几年意味着什么?此外,在修改后的业绩展望中,您提到资本支出会有一定加速。我们是否可以视作这是在为2026年及未来的业务做准备?还是说这只是暂时的,等到了2026年管理层会重新考虑到时候的需求和产能,再做进一步规划?

  苏珊·李:这两个问题我都可以回答。

  马克在前面的简报中提到了我们对未来的愿景:每家企业都能拥有精通其业务的AI智能体,用户可以像与电子邮件、网站、社交媒体一样与这些AI智能体进行沟通。目前,我们正在美国等一些国家的少数企业中,通过WhatsApp、Messenger、Facebook以及Instagram等渠道测试商业化人工智能功能。

  在前期,我们主要从小型企业开始,通过商业化人工智能帮助这些企业销售产品、改善服务,最终目的是帮助企业在全渠道、各阶段通过AI技术挖掘潜在用户、管理订单、提供用户服务。目前,我们专注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能让企业定制专属自己企业的AI智能体,以实现他们的预期效果。目前,我们已经为企业用户推出了全新的AI智能体管理体验及公职面板,以便企业用户可以更轻松地根据其网站、WhatsApp资料、Instagram及Facebook上的现有信息来训练他们的AI智能体,让AI智能体能够与用户进行对话;此外,我们也在Facebook和Instagram平台广告上测试了企业AI智能体,用户可以向它们咨询产品的退换货政策,也可以在AI智能体的协助下在浏览器内下单、购买。我们最终的愿景是为不同用户打造不同的AI体验,无论用户选择在哪个端口与这些企业AI智能体互动,这些AI智能体都会记得你的历史记录与偏好。

  从目前的反馈来看,结果非常积极,我们也非常振奋。我们相信,采用这些AI技术能够让我们的企业用户节省大量时间,帮助他们筛选潜在用户,明确哪些用户对话值得他们投入更多的时间成本。

  你的第二个问题有关2026年的资本支出。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基础设施投资的动态性很强,我们需要将人工智能的持续进步、发展考虑在内。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能会发现各种各样的新用例,也会将更多算力投入到推荐算法、广告排名等领域。这些都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资本支出投入。因此,我认为目前讨论2025年之后的投资计划还为时过早。

  Truist Securities分析师Youssef Squali:我的第一个问题想问马克。现在我们每个人的智能手机上可能都有5到10个AI聊天机器人,包括Meta AI在内。它们的工作可能都差不多,甚至可以说几乎相同。在您看来,您认为这个市场会和搜索业务市场一样,最终是赢家通吃的局面吗?还是说最后会是各家企业各占一部分市场?无论您的答案是什么,在您看来,Meta AI的Top 3优势是什么?

  我的第二个问题有关欧盟《数字市场法案》(DMA)。苏珊,按照DMA规定,您需要对Meta旗下的应用程序作出哪些修改?虽然现在来说还为时尚早,但在您看来,这些修改会为公司带来哪些潜在的财务影响?

  马克·扎克伯格:Meta AI方面。我相信用户确实会使用各种不同的AI智能体,就像大家会用不同的应用程序来完成不同的工作一样,但我不确定针对同一项工作,用户是否还会使用不同的AI智能体。在我看来,不同的AI智能体分工不同,有些适合提高企业生产力,有些能够提高个人生产力,而具有娱乐与社交功能的AI智能体又与前两者不同。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同的AI智能体给用户带来的体验也不尽相同。

  我们现在看到的趋势之一是服务的个性化。如果这些AI体验不够个性化,那么用户在使用不同的AI智能体程序时,不同问题的答案也可能会大致相同。但一旦AI智能体对你有更深入的了解,清楚你所关心的事物、你的背景,并能从之前你与他的对话中建立记忆库,这就体现出AI智能体之间的差异化了。在我看来,这种差异非常重要。此外,AI智能体还需要以多模态的形式回答用户的问题,不仅仅是以文字形式,它还需要支持语音对话、生成图像及视频,能够理解图像及视频,并能基于此与用户进行对话与沟通。这些都非常必要。

  总的来说,我认为目前Meta AI在市场中的定位很不错。我们未来还有很多需要推进的工作,我也希望通过不断努力,最终能让Meta AI成为行业领先的AI智能体。

  苏珊·李: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现在探讨具体的变化与影响还是有些早,因为我们也还处在和欧盟委员会沟通的阶段。我在这里能为你提供的一个指标是,2024年我们在受DMA影响地区,即欧洲经济区与瑞士,在这些地区的广告收入占2024年全年总收入的16%。我们会继续就此事与欧盟委员会积极沟通,我们也希望能在下个季度的电话会议上为大家提供更清晰的回应。

  Evercore ISI分析师Mark Mahaney: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前面管理层提到,由于针对中国零售商的“最低关税豁免政策”的终止,这可能会给公司的广告业务带来消极影响。在管理层看来,影响公司广告业务的还有哪些垂类?

  我的第二个问题有关Reality Labs及其亏损。我看了连续几个季度的公司财报,观察到Reality Labs的亏损一直都非常稳定,每个季度都在40亿美元上下,而且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了。我的问题是,管理层认为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大概什么时候会结束?这种情况背后有哪些原因?管理层计划如何减少亏损?业务亏损大概何时能收窄?

  苏珊·李:关于广告业务的问题。

  在第一季度,我们观察到大多数广告垂类都在健康增长,但在游戏和政治这两个垂类确实有一些疲软。游戏垂类方面,第一季度我们的游戏广告同比负增长,因为2024年同期恰好是中国广告商大力宣传游戏的阶段;政治垂类方面,由于美国大选的结束,相比2024年,今年我们在该垂类的广告也急剧下降。但总体来看,这两个垂类的变化对我们影响都不大。

  马克·扎克伯格: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对于Reality Labs,我们目前还是专注于提高工作效率。

  在之前多次电话会议上,我都提到我们的人工智能眼镜特别受欢迎。因此,在这方面我们还是会持续投资,确保实现快速发展。如果大家回顾其他特别受欢迎的电子产品,就会发现产品往往在迭代到第三代的时候,销量基本上就能达到1000万了,之后产品还会在此基础上持续扩张。

  我不确定我们的产品能否做到这一点,但我仍然相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机会。因此,目前我们要做的还是扩大产品规模,先实现1000万的销量,再通过产品的不断迭代持续扩大规模。目前我们还是主要专注于提升工作效率。但随着产品的持续畅销、达到一个又一个短期的“里程碑”,届时我们会持续扩大产品规模。而到了某个时间节点,可能我们觉得产品规模已经足够大了,到那时候我们会把精力集中在变现上,并以盈利为目的持续打造更高效的业务模式。

  我们现在的情况即是如此。当然,现阶段我们还是会更高效地推进工作。但我们对现阶段Reality Labs的业务表现以及成果非常乐观,特别是对于我们的人工智能眼镜,我们非常满意。(完)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