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税率3403.96%!美国对光伏再下“狠手”

频道:热点快讯 日期: 浏览:2

  美国对新能源领域的施压仍在继续。

  当地时间4月21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来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晶体光伏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组件)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双反”)调查做出最终裁定。根据这项裁定,该部门计算的有关东南亚四国太阳能产品的反倾销税税率为6.1%至271.28%,具体取决于企业和国家。反补贴税税率在14.64%至3403.96%之间。这四个国家目前供应美国约77%的光伏组件,去年对美出口太阳能设备总值达129亿美元。

最高税率3403.96%!美国对光伏再下“狠手”

  这一关税决定是一项为期一年的贸易调查的最终结果。这项调查由美国国内太阳能制造商提出,由前总统拜登发起。在业内看来,此举意味着光伏企业之前通过在东南亚布局产能实现对美出口的路径也将被堵死。

  “这次终裁比之前的税率更高了。”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咨询专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吕锦标告诉记者,这次终裁之后,多数当地企业的光伏产品未来很难进入到美国,只有少数累计税率在60%—80%的地区企业还有一定机会。毕竟美国本土的光伏产能只能满足一半需求,另一半还是得依靠进口。和美国本土产能将近2元/瓦的成本相比,部分企业即便加了60%—80%的关税,仍有相当竞争力。

  去年公布的反补贴初裁结果显示,在被调查公司中,天合光能泰国工厂的税率最低,为0.14%;晶科能源马来西亚工厂的税率为3.47%;晶澳科技越南工厂的税率为2.85%。

  业内认为,尽管美国本土制造商将此视为胜利,但新关税恐将加剧新能源行业的成本压力。尤其是新一届美国政府试图重振化石燃料产业,并持续削减对绿色项目的支持,后者正面临剧烈的政策转向与全球贸易格局动荡。

  就在最近,美国北达科他州共和党籍国会议员Julie Fedorchak提出了一项名为《2025年终止间歇性能源补贴法案》(Ending Intermittent Energy Subsidies Act of 2025)的法案,建议在未来五年内逐步取消对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的生产税收抵免(PTC)和投资税收抵免(ITC)。

  根据这项法案的内容,风能和太阳能的过剩以及可靠的燃煤发电厂被迫退役正在使电网供应的可靠性逐渐降低。为此,与之相关的税收优惠应在五年内逐步削减,每年减少20%。而核能、水电及地热等可提供“可靠、可调度发电能力”的技术则将继续享有这些税收抵免。

  此外,该法案还提出取消风能与太阳能税收抵免的可转让性,阻止这些税收优惠出售给第三方的行为。Fedorchak认为,这一“漏洞”人为地抬高了补贴的实际价值,加剧了市场失衡。

  她表示,风能和太阳能早已不再是“新兴技术”,而是经过市场验证的成熟能源形式。现行的补贴机制过度奖励了无法按需调度的间歇性能源,反而导致煤电、天然气和核电等稳定的基荷电源过早退役,最终引发电网“可靠性危机”。

  “继续通过慷慨的税收抵免激励这些间歇性能源,就是在扭曲能源市场,也给投资者传递了完全错误的信号。”Fedorchak说,“正如所有电网运营商所呼吁的那样,我们需要更多可调度电源。我们必须停止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的补贴政策。”

  目前,该法案已获得多位能源与商务委员会共和党议员共同署名。

  此外,Fedorchak还单独提交了一项编号为H.Res.290的众议院决议,旨在阻止煤电与天然气等可靠基荷电源在缺乏可靠替代的情况下被提前退役。

  生产税收抵免(PTC)和投资税收抵免(ITC)最初是《通胀削减法案》(IRA)中确立的技术中性税收激励政策,分别纳入法案第45Y和48E条款,适用于2024年12月31日之后投入运营的项目。除了风能与太阳能,这些抵免也覆盖了核能、水电、地热及电池储能等零排放技术。

  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光伏企业如何应对?在吕锦标看来,将产能转移到美国也不现实,尤其在IRA补贴不确定的情况下,各方都无意进行新的投资。

  在日前举行的2024年光伏行业回顾与2025年展望分析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特别提到要注意贸易壁垒加码的风险,建议企业到海外布局时更注重策略性与灵活性。具体来说,可充分结合我国的外交策略,通过上下游联动出海,如推动海外项目开发建设带动产品出海,产业链企业“抱团”出海,标准、检测、认证服务出海等。此外,还可采取多样化海外产能布局策略,包括分散化海外产能布局区位,合理评估海外产能布局规模,构建独资、合资、代工相结合运营模式。

  他也提到,要坚持从供需两侧发力,标本兼治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等问题,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提质升级。

  作者:陈其珏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