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2月11日讯(记者 梁柯志)2025年开年,农信系统改革持续深化,越来越多省级农商行成立,新一轮金融科技升级转型的需求也正在酝酿释放。
2月10日,一家位于深圳的金融科技服务商长亮科技发布消息称,近日成功中标某头部省级农商联合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项目,预计将为该行在未来十年的竞争中奠定数字化基础。
北京某外资金融软件服务商业务总监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由于历史原因,省联社核心业务系统上以服务辖内农商行为主,提供对账、清算等服务,多数设计定位并未考虑网点众多的农信社业务一体化需求。
该人士预计,省级农商银行成立之后,业务操作系统定位或改变,在业务集成和功能性需求都会上升,短期内需要升级迭代,包括融入最新的人工智能模块等。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近日也宣布,借助腾讯云大模型知识引擎的能力,在企业微信上线基于DeepSeek模型的智能助手应用,成为全国首批接入DeepSeek大模型应用的金融机构。
2025年至少迎6家省级农商行组建
2月7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刚刚发布了《关于筹建河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年内又一家省级农商行获批。
从近期批复情况来看,预计2025年至少有6家省级农商行将会组建,包括河南、江西、江苏、内蒙古、新疆和贵州。
在“一省一策”的原则下,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有浙江,四川,广西,辽宁,山西,海南等多个省份完成了省级农商行或者农商联合银行的组建,此外,广东、山东、河北和福建等省区尚未明确筹建方向。
此前,山东某地级市农商行业务人士曾对财联社表示,相对于股份行和城商行,农商行客群服务三农为主,各种业务量大且庞杂,基层对操作系统便利性的要求和期待会更迫切一些。
公开资料显示,多数省级农商行的业务总规模在当地都是名列前茅。
如江苏省联社官网信息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省农商行系统共有60家农商行、3368个营业网点、1.3万个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和5.4万余名员工,是江苏省内金融机构中网点覆盖最广、服务客群最多、经营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
科技转型将是省联社脱胎换骨的关键?
长亮科技公告没有透露中标银行信息,仅称该省级农商联合银行是全国农信机构中的行业标杆,为了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该行决定启动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项目,旨在实现金融科技自主可控,扎实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上述金融服务公司业务总监认为,从行业对比来看,农商银行的系统,包括省联社的业务系统相对比较“落后”,可能与之前的管理架构和发展定位有一定关系。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面对大数据、云原生、AI大模型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带来的挑战,1月23日,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首席信息官李健撰文表示,江苏省联社立足新技术的融合和关键业务系统的自主可控,制定了重点核心系统领域的主机替代能力建设方案。
李健介绍,新核心业务系统在设计上将采用“无核化”设计理念,形成企业级能力共享中心,实现“敏前台、强中台、稳后台”的架构布局。尤其是是采用“单元化”架构设计,便于后续网外农商行的快速接入。
目前,江苏省联社的非账务下移平台承载了核心系统过半的交易量,已具备提供亿级客户、亿级账户、亿级交易量服务的能力。
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先后发布两份批复,通过了江苏、江西两省筹建农商联合银行的改革方案。
此外,据安徽省联社首席信息官王开胜对外介绍,目前,安徽省联社已经启动人工智能服务中台项目,通过深度融合业务场景,有效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人力成本高、重复劳动多、差异化服务弱等典型问题。
具体来看,人工智能服务中台由AI能力与AI平台构成,AI能力包括业务发展急需的智能语音、声纹识别、OCR识别等功能,AI平台为AI能力统一运营提供从基础资源、能力纳管、服务治理到运行管理的全流程支撑。
网友留言(0)